Stem et al., 2005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in Conservation: a Review of Trends and Approaches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in Conservation: a Review of Trends and Approaches
2000年之前已有許多不同的評估方法被提出及應用。在各種方法中,不同導向 (approach) 的評估具有不同的內容、權益關係人及利益;為簡化並對整體的評估方法演進有整體的了解,在此以Marks et al.(2000)的分類作為依據,來了解保護區評估方法的演進。該篇review 藉由回顧超過350個文獻與資料,分析這些評估中,相關的趨勢與取徑;接著也將這些評估所依據的內涵或操作的假設進行整理[1]。
保護區的評估內容及使用的工具的演化上,可以分為兩個導向來進行討論,分別為狀態的評估 (status assessment) 及效能的量測(measuring effectiveness):在狀態的評估上,在此視為保護區評估上所使用的工具或方法,如何利用資料(包括調查及研究的文獻) 對於保護區經營管理的內容進行評估,是該評估的重點,其討論面向包含了解保護區的內容需要哪些資料,如何有效率地應用資料等。狀態評估從1980年代晚期開始被應用在自然資源的管理評估上,自然資源的管理者為了解其所管理資源的狀況與所可能面臨的威脅,依序進行了如族群監測(population monitoring)、快速評估(rapid assessment)及國家報告卡(national report card)、分數卡(scorecard)等在不同時期所利用來了解現況的工具。
保護區的評估內容及使用的工具的演化上,可以分為兩個導向來進行討論,分別為狀態的評估 (status assessment) 及效能的量測(measuring effectiveness):在狀態的評估上,在此視為保護區評估上所使用的工具或方法,如何利用資料(包括調查及研究的文獻) 對於保護區經營管理的內容進行評估,是該評估的重點,其討論面向包含了解保護區的內容需要哪些資料,如何有效率地應用資料等。狀態評估從1980年代晚期開始被應用在自然資源的管理評估上,自然資源的管理者為了解其所管理資源的狀況與所可能面臨的威脅,依序進行了如族群監測(population monitoring)、快速評估(rapid assessment)及國家報告卡(national report card)、分數卡(scorecard)等在不同時期所利用來了解現況的工具。
由於早期的評估不但耗時,又需大量的調查經費來進行資料的蒐集,所以在1990年代早期,由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最早發展快速評估(rapid assessment)的方法,這樣的評估希望在一定的目標下,了解需要的內容,依此來進行狀態的評估,而非大量、完整地蒐集所有資料。在同一時間,「國家報告卡」這樣的評估方法也在加拿大國家級的保護區的報告[2]中進行,國家報告卡利用指標的設計,應用在保護區的監測,使保護區的評估內容中開始有一個進行的標準,以供後續評估的進行。
進行狀態的評估的目的,無非是希望在短時間內收集並了解整體的狀況,如何利用更簡便的方法得到所需的資料成為統計資料評估的最終原則。TNC(The Nature Conservancy)(1999)利用「國家報告卡」中的指標設計,加入記分系統進行實際的評估,形成另外一種評估方法─「分數卡(scorecard)」;這樣的改變,比起之前只有利用指標的評估方法,具有更仔細描述保護區狀況的優點。雖然分數系統成為評估方法中被廣泛使用的工具,但仍存有以下列的限制:
1. 無法和保護區的問題及效果產生直接的連結:因為分數系統的評分依據來自因經營管理面向而擬定的指標,非直接來自保護區的經營管理,當評估而產生分數不良的問題時,就無法得知這樣的情形,是指標的問題,還是保護區經營管理上出了問題。
2. 分數系統將每個指標視為相同比重:在分數系統下,進行評估時將每個指標當成具有相同嚴重性或代表性,即使每個指標之間有其比較重要的部分,在分數系統下還是無法將這樣的部分表現出來。
3. 每個人對於分數系統的感受不一:無論是三個層次或多個層次的分數系統,如果沒有明確定義每個分數間的差別,不同人在進行評估時將因個人價值觀的判斷不同,產生評估上的誤差。
另外,談到效能的量測,效能的量測的主要內容,是希望藉由評估在保護區經營管理上產生適性管理 (adaptive management)[3],也就是希望透過評估,為進行中的保護區管理,提供即時經營管理面的調整及改善。為了達到適性管理的目的,約1970年時,USAID (U.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提出邏輯架構 (logical framework, logframe) 的評估,利用和經營管理流程相似的結構,分析一個計劃的願景、目標、投入及產出四個部分,並利用這四個部分分別進行評估,勾勒出經營管理的情形[4]。這樣的架構打破以往線性思考的評估方法,也為未來的評估帶來不一樣的視野。1998年~1999年時,Hockings 提出了保護區經營管理應該成為一個循環的考量,而非線性的規劃,除提出經營管理內涵中的六個元素 (element),更提到如何利用這些元素結合而成的經營管理循環,來進行評估,讓評估具有系統的概念,使管理者得到保護區情況的完整了解;藉由經營管理循環,能夠整合在其他評估方法,曾提出的社會經濟面向考量。
因世界各地對保護區都有不同的評估方法,在1999年保護區經營管理效能評估的工作坊[5]討論中,將各國的評估方法做了一個整體的了解及彙整,並提出未來在評估上的原則及目的,提供世界各地進行評估者有一個依據及對之前的整體了解;於會後也將會議的內容整合至期刊中,形成專題(Parks Vol.9 No.2)。在此專題中,Hockings提出評估方法雖應該因地制宜,但在評估架構上應該有一個完整的討論 (Hockings,1999);因此Hockings和 colleagues接著1999年工作坊所形成的結論,於2000年為WCPA (World Commission of Protected Area) 提出保護區經營管理的評估架構,正式將評估的東西提供歸納及整理,書中提出評估架構及詳細內容的彙整,並舉出六個相關評估的應用實例,使得這本書成為保護區經營管理評估上的參考書籍,為後來評估方法的研發提供很好的指南。
[1] 也就是對於如何達到有效或成功的評估進行定義與討論。
[2] WWF-Canada 使用國家報告卡的方法對於加拿大國家級保護區進行狀況的了解。
[3] 適性管理指是一個反覆的過程,其內涵整合計劃的設計、管理及監測,透過這三個過程,不斷地調整經營管理,對於外來的衝擊及壓力提供更好的解決及適應策略(Salafsky et al. 2001, 引自Stem et al. 2005)。
[4] 經營管理的情形包括最初的願景,依其擬定目標,決定投入的東西及後續的產出。
[5] 由WWF及WCPA於1999年6月14日16舉辦為期三天的國際工作坊,討論保護區經營管理效能評估等議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